普陀山公安:
纵深推进“夏季行动” 护航旅游经济发展
夏毅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9月07日 第 05 版 )
普陀山公安夜间巡逻,护航景区夜经济
□夏毅 文/摄
进入旅游旺季以来,普陀山公安分局牢固树立“全域是景区、全警为旅游”的理念,纵深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着力下好面上巡逻、打击整治、宣传防范“三步棋”,用景区平安换游客“心安”,助力景区旅游经济发展。
警力跟着游客走 安全感就在身边
一盏盏霓虹灯、一个个摊位、一家家店铺……华灯初上,朱家尖莲花南路夜排档一条街逐渐喧嚣热闹起来,透骨新鲜的梭子蟹、清爽入口的冰镇啤酒、被烤得“嗞嗞”作响的铁板鱿鱼……袅袅烟火气,最抚游人心。
“来朱家尖快一周了,每晚都能看见街面上闪烁的警灯和夜巡的民警,让我们很有安全感!”坐在夜排档的苏州游客李女士为不时经过的巡逻民警连连称赞。“即使现在是凌晨1点,只要有警察在,我们就特别安心。”排档业主胡大姐指着停在附近的警车说道。
进入夏季,普陀山公安分局持续加大夜间巡逻防控力度,结合“1、3、5分钟”快速反应圈,按照“点面结合、动静互补、巡逻和服务并重”的要求,实施机关警力、派出所、交警、巡特警“多警融合”,围绕排档广场、核心景点、交通枢纽等人流量密集区域常态化开展“亮警工程”,科学规划车巡步巡路线,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治安控制力,让安全看得见摸得着。行动开展以来,妥善处置求助警情650余起,就地化解矛盾纠纷500余起。
紧盯游客满意度 变痛点为发力点
8月12日周末,四海游客络绎不绝,当天有将近4.3万辆的车进入朱家尖。但景区内车流通行始终顺畅有序,即使偶有滞缓,也在游客吹海风、看海景中度过,游客沉浸式体验拉满。
这得益于普陀山交警大队启用的“潮汐车道”。今年以来,为积极应对旅游旺季期间景区交通拥堵现象,我市公安交警部门探索运用“潮汐车道”技术,对朱家尖大桥、观音大桥两座平行跨海大桥设置潮汐车道,大流量方向的机动车可在该路段借用相邻的对向机动车道通行。最直观的变化是,景区进出高峰期,大流量方向的机动车道由原来的2车道变为3车道,车辆过大桥进出景区平均时长降低50%左右,这不仅疏通了道路“堵点”,更是畅通了游客“心路”。
“警察同志,南沙附近排档有人强行把我们拦住,一个劲地往里面拉……”接到报警后,景区联合整治小组迅速赶往现场处置。为积极响应游客呼声,近期,由公安、综合执法、市场监督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整治小组,加强对涉游乱象的打击整治力度,进一步净化景区旅游环境。
“游客哪里觉得不舒心,哪里就是我们的发力点。”普陀山公安分局负责人介绍,在前期整治基础上,普陀山警方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紧盯游客在景区碰到的堵点、痛点,积极联合景区涉游部门开展“雷霆”系列行动,采取“全面布控”和“精确打击”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打击违规拉客、“黄牛”“黑车黑导”等涉游乱象。7月以来,已累计出动警力3000余人次,配合开展联合执法120余次,办理涉游扰序行政案件32起,处罚34人次。
扩大宣防覆盖面 撑起平安“防护伞”
“西瓜香瓜哈密瓜,不做上当小傻瓜。”“吃瓜群众请注意,网络诈骗需警惕。”走进朱家尖水果店,西瓜上接地气的反诈标语让众多游客忍不住驻足观看。朱家尖西瓜名声在外,当地派出所以此为突破口,携手水果店开展“朱家尖反诈西瓜”活动,让日常购买行为成为一场微型反诈宣讲,真正将反诈知识渗透到群众日常生活中去。
“什么是‘离岸流’?”“为什么称它是‘隐性杀手’?”“如何识别它?”这是近期发生在南沙景区入口的一幕,朱家尖派出所社区民警联合蓝天救援队向来往游客普及防溺水知识,并现场演示如何救援。“90%的海边溺水都是它引起的,太可怕了!”穿着泳衣正要下水的陈女士一脸震惊。“看似平静的海面,竟然那么危险,这知识普及得很及时。”附近游客纷纷表示。入夏以来,针对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的事实,普陀山公安分局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加强安全宣传,排查安全隐患,消除死角盲区,做到教育预防在前,切实抓好防溺水工作落实。
进商店、走社区、下景点……发传单、开讲座、摆摊点……分局针对景区夏季治安特点,紧紧围绕游客所思所盼所需,结合日常工作和夜查行动,通过多载体、全方位为群众讲解反诈、防盗、防火、禁毒、防溺水、交通安全等知识,让群众充分认识到黄赌毒、酒驾醉驾、寻衅滋事等夏季多发性违法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同时,不断扩大宣防“朋友圈”,联合消防、银行、通信运营商、学校和社会群防群治力量,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靶向宣传,切实提升宣防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