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哥”让政务服务加了分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9月06日 第 04 版 )

  海客谈|月湖

  普陀山辅警梅军民每年要将500余张游客遗失的身份证寄还失主,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身份证哥”。如今,为游客寄回遗失的身份证已成为梅军民所在警务室的传统,每一位民辅警捡到身份证都会第一时间联系失主,他们还专门设计了一款蓝色信封,上面印着“来自普陀山的一份小礼物”(据《舟山晚报》8月23日报道)。收到这样的“小礼物”,相信每个人都会在惊喜之余心生感动。

  在一些公共服务窗口或营业柜台,经常可以看到被当作失物招领的身份证、市民卡之类的证件。时间一长无人认领,想必失主已经补办证件了。其实,身份证上有姓名有地址,装个信封寄个快递多半就能物归原主。只可惜,这样的举手之劳很少有人有部门去做,好好放着等人来领就已经不错了。梅军民这样做了,而且长年累月坚持不懈,真是好样的。

  梅军民做的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只是将心比心地想,谁丢了身份证都闹心,帮助寄一下就能成人之美,何乐而不为?普陀山游人如织,遗失的身份证自然也多,梅军民每次执勤都能发现四五张,最多一天捡回了10多张,于是就成了“身份证哥”。不仅如此,只要联系到失主,小到身份证、车钥匙、手机,大到整个背包,他都会负责寄送。或许他没有想过,就是在日复一日平凡的寄送中,爱心在传播开去,温暖在弥漫开来,人民公安的形象也在不断高大起来。

  感动人心的永远是发自内心的东西。作为辅警的梅军民,维护景区秩序也好,协助警察处警也罢,再苦再累也是本职,很难让人怦然心动。同样的道理,他所在的警务室也很难在忙忙碌碌中被来来往往的游客多看一眼。然而,只因有了“来自普陀山的一份小礼物”,人们就会猛然发现,这群身着制服的人是多么可亲可爱,他们竟然在百忙之中还替遗失身份证的陌生人着急忙活。快则一天,慢则三天,身份证就能回到主人的手上,平安景区可真是名不虚传。

  那么,更多的服务窗口能否在履行本职的同时,将寄回遗失的身份证作为一种“自选动作”乃至“规定动作”呢?这样做了,服务质量就多了加分,服务品牌就多了成色,办事部门与服务对象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自然也会更胜一筹。如果越来越多的单位都能群起效仿,负责任地把服务对象遗落的身份证、市民卡逐一寄还失主,这样的风气一定会让全国文明城市更加充满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