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航行的支部——“党建红”引领“执法蓝”
高燕明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9月06日 第 03 版 )
图片由市海洋与渔业局提供
□通讯员 高燕明
今年以来,市海洋与渔业局创新实施“航行的支部”海上党建,以“党建红”引领“执法蓝”,凝聚攻坚合力。持续创新探索海上“党建+执法”新模式,将海上党建工作再延伸、再拓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海洋行政执法改革,推动高质量海洋执法,让鲜红党旗在执法一线高高飘扬。
党建联网 助推“海上改革”
舟山岛屿众多、船舶密集、航路交织、海况复杂,为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海洋行政执法改革,推动“一支队伍管海洋执法”,有效破解海洋执法痛点难点,市海洋与渔业局通过创新实施“航行的支部”海上党建,按照“市内大综合、省部大协同”改革思路,强化海上党建联建,与港航、海事等涉海部门共建“航行的支部”海上党建共同体,统一部署全市海上党建工作,促进党建力量向海上延伸并提升海洋执法能力。
同时,通过建立市海洋行政联合执法指挥中心、县(区)海洋行政联合执法指挥中心、12个固定网格工作组和41艘执法船的跨海域、跨领域、跨地域的海洋行政执法党建联建机制,构建党建引领海洋行政执法新模式,推动“大综合一体化”海洋行政执法改革向纵深发展。
党建固基 构筑“海上堡垒”
市海洋与渔业局把握新时代海洋执法工作特点,持续深化海洋执法力量“航行的支部”建设,并以“航行的支部”为基构筑起“海上的堡垒”。
在中国海监7018等“航行的支部”示范执法船上设立执法先锋、政策宣讲、抢险救灾、暖心服务和清廉监督五大先锋岗,船长为总负责人,组织海上党员上岗履职。落实红色“传帮带”,资深党员船员与年轻船员结对,培养又红又专的青年海上执法骨干。离港不离学,借助“海上流动讲习所”、学习强国APP等手段,开办海上党课,形成海上党建微阵地。
“前方船只请停车接受检查!”5月6日,由市海洋行政联合执法指挥中心牵头组织市海洋行政执法大队、市港航与口岸局、普陀区海洋行政执法中队、舟山海事局、舟山海警局开展海上联合执法行动,以跨部门、跨层级、跨网格的形式实现统一指挥、远程协调,上一艘船,查多项事,集中整治航道锚地违法违规行为。
市海洋与渔业局借助“航行的支部”党建联建机制,依托“大综合一体化”海洋行政联合执法指挥平台,将执法船艇、执法人员,以及海上支部、瀛洲红帆船和200余艘编组渔船等力量科学编入全市12个海域管控网格;有效建立起“党员在先、反应迅速、联动协作、处置高效”的海上联合执法体系,变“单兵作战”为“集团作战”。截至目前,本年度市本级共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56次,出动执法人员4221人次,执法船艇511艘次,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8艘,违禁渔获物128109.52公斤,查办案件116起,罚款106.5万元,有力维护了全市海洋渔业发展正常秩序。
除险保安 守卫“平安蓝海”
“花鸟岛有渔民脑部受伤,情况危急,急需救援!”险情就是命令,中国渔政33006临危受命,克服大风等恶劣气象条件影响,以最快速度将受伤渔民转运至舟山本岛救治,及时挽救了受伤渔民的宝贵生命。
“执法船”摇身变成“救命船”,“航行的支部”建设功不可没。我市中国海监7018、中国渔政33006等“航行的支部”,秉持“勇当先锋,除险保安,服务渔民”理念,组织党员党组织在解决渔民多样化、精细化需求的志愿服务一线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同时,实施安全专项行动,守好渔业安全底线。台风“杜苏芮”与“卡努”影响东海期间,市海洋执法“航行的支部”在岗位上彰显担当,积极协助渔民做好锚绳固定、应急值班等防台工作,确保安全防台“不漏一船,不漏一人”,切实保卫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步,我市海洋执法“航行的支部”将继续冲锋在前,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政治优势,优化海上执法协作联动机制,形成推动我市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