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掉“硬骨头” 添彩花园城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9月04日 第 04 版 )
编者按: 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各部门聚焦省委三个“一号工程”、省“十项重大工程”、迎亚运三大提升行动、市“四重清单”重点任务,实干争先、攻坚克难,许多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涌现出一批担当作为、敢于攻坚、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和个人。市新闻传媒中心今起推出“实干有我”专栏,集中展现一批一线实干者的风采。
□记者 方智斌
“耿总,新厂房什么时候开工?还有什么困难吗?”“目前正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我会争取在时限内完成搬迁。”8月23日上午,市城管局新城分局负责人和临城街道副主任李飞刚又一次约谈某废旧品经营者耿某。
今年2月以来,李飞刚和同事们攻克一个又一城市治理顽疾,新居民耿某的废品收购站就是其中之一。
从抗拒到感动,这半年里,耿某的心情跌宕起伏。他在舟山经营废旧钢铁回收多年,之前一直“隐蔽”在新城临长路西侧的一处围墙内。今年年初,该场地内堆放的废旧钢铁有三四万吨。
拔钉清障,刚柔并济除顽疾
8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临长路西侧,眼前是大片的绿草坪和已经挂穗的矮高粱。濛濛细雨中,翠绿醉人。
“天气好的时候,不仅有游人,还有很多新人会来拍婚纱照。”李飞刚一边走一边告诉记者,这里约有40万平方米高粱地、80万平方米草坪。
时针拨回半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沿临长路有一道约2公里长的围墙,围墙内垃圾遍地,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私自耕种等乱象严重。这不仅与海上花园城市面貌格格不入,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今年2月,新城率先开展“打开围墙”环境整治大会战。推倒围墙,全面清理场地,再进行土地平整、栽种绿植。根据周边城市功能布局和市民需求,合理设置步道等便民设施,或者根据土地性质,综合开发利用。对于有农业种植需求的,落实管理主体,做到统一管理;对于2年内无开发计划的地块,选择多样树种、花卉进行种植,达到美化的效果。不久,这场大会战在我市全域推开。
“我们正月初八就开始全面排摸了,临长路西侧是一处最大的点位,围墙内面积达120万平方米。”李飞刚清楚地记得,菜地整治、环境洁化和一般的乱搭乱建相对容易治理,关键是砖瓦厂、汽车修理厂、废旧品收购站这几块“硬骨头”。
“我一直都在这里经营,之前怎么没问题?”“时间这么紧,让我往哪搬?”“最近钢铁价格低,卖了我要亏本。”面对上门引导搬迁、整治的干部,经营户们情绪激动。
那段时间,市城管局城乡道路两侧环境整治工作专班、新城管委会环境整治专班干部“组团”上门做工作,执法部门依法发出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作为点位长,李飞刚更是天天和经营户“泡”在一起,给他们讲解法律、政策,分析现实状况,商议解决办法。
一家家谈,一户户磨,几个经营户陆续搬离了临长路西侧。
“市委、市政府下这么大决心,这次是真的要搬了。”耿某逐渐认清形势,但是收购站体量大,往哪搬还是个难题。
“你这个企业不算小,接下来要走规范经营的路子,我们一起帮你找地方。”两个专班的工作人员各展所长为耿某找“出路”。同时,安排专人监管耿某的收购站,明确废旧品在整治中“只准出不准进”。
最终,耿某通过正常招拍手续在定海购置了约1.3万平方米的土地,准备新建厂房。目前,耿某的废旧品收购站内只剩近千吨钢板、铁末。
全域整治,长效管理提品质
和临长路西侧一样,位于新城三官堂的下邱家地块也是李飞刚和同事们一起啃下的一块“硬骨头”。
整治前,这片约1万平方米的土地内聚集了废品收购站、铝合金加工站等4个经营户。不仅场地内脏乱差,铝合金加工产生的噪声还时常引发居民投诉。
“这个地块组成复杂,有征收的土地,也有一些村民出租的耕地,严格来讲是不能转做其他用途的。”李飞刚说,因为时间跨度长,之前的整治都未达到效果。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今年3月,市城管局城乡道路两侧环境整治工作专班、新城管委会环境整治专班携手攻坚,半个月攻克了10多年未解决的难题。
如今,除了附近村民房屋的一块即将使用的土地外,剩余耕地都恢复了农作物种植。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按照全域整治、不留死角的原则,紧盯围墙内无序种菜、杂物乱堆、私搭乱建、垃圾乱倒等环境脏乱差顽疾,分门别类开展整治,切实提升海上花园城市的品质。”市城管局副局长、市城管局城乡道路两侧环境整治工作专班负责人鲍国庆介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拆除围墙325处25.4公里,共清理杂物乱堆放1798处,处理无序开垦6253处,清理菜地共计约67.2万平方米,拓展城市空间200余万平方米。
8月22日,市城管局城乡道路两侧环境整治工作专班启动了城乡道路两侧环境整治第三轮督查。“各点位日常都有人动态巡查,我们主要是检查他们的整治效果和长效管理机制落实情况。”市城管局督查组组长顾识渊说,督查组将对全市142个整治点位进行全面督查,巩固长效治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