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大桥建设管理中心

守护“生命线” 逐梦大桥时代

吴建波 徐阳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9月01日 第 03 版 )

  □驻定海记者 吴建波 通讯员 徐阳

  轮渡时代逐渐远去,大桥时代早已到来。舟山的发展离不开一座座横卧在苍茫大海上的“巨龙”。

  从舟山跨海大桥到富翅门大桥、舟岱大桥、六横大桥,再到如今的甬舟高速复线,大桥人以工匠精神铸就一路风景与奇迹,从未停歇。

  以“八八战略”为引领,市委市政府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牢记“责之重者”,不断加快跨海大桥建设,促使我市形成全国最长的连岛高速公路和规模最大的跨海桥梁群。

  伴随舟山跨海大桥而生的市大桥管理中心拼搏实干、奋勇争先,见证了一条条重要海上交通线的动工建设与开通运行。回眸过去的14年,市大桥管理中心始终做好“守桥人”“建桥人”,让一个个“大桥梦”照进舟山人的现实。

  新成就

  自成立以来,市大桥管理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八八战略”,相继完成了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富翅门大桥、舟岱大桥的前期工作并移交。

  大桥运营管理工作总体呈平稳有序态势,实现桥面14年零死亡,高速公路综合得分连续7年领跑全省。

  2022年,六横大桥二期工程取得关键性突破,于10月28日实质性开工建设。

  2022年10月31日,甬舟高速复线一期项目顺利开工。市大桥管理中心作为甬舟高速复线金塘至大沙段PPP项目实施机构,2022年完成项目公司组建。

  2019年和2022年,富翅门大桥、舟岱大桥分别通车并纳入联勤机制。至此,舟山跨海大桥联勤管理范围扩展至7座大桥。

  新目标

  加快推进甬舟高速复线一期建设。市大桥管理中心将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严格按照PPP项目合同条款履行相关职责。

  安全形势再研判。市大桥管理中心联合大桥联勤单位继续紧扣“突发”和“实战”,在科学施策、科技助力、宣传整治、重点管控上下功夫。扎实开展事故应急处置演练,确保关键时刻能“拉得出”“打得赢”,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桥梁平台再完善。2023年计划完成投资额800万元,充分发挥平台桥梁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作用,实现对全市重点桥梁及资源精准管理、动态监控、高效运维,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应对紧急事件的应变及处理能力。

  平安为先 守护发展“生命线”

  “舟山跨海大桥深刻改变了舟山发展格局,加速推动了城市能级大跃升,为一系列国家战略和重大标志性项目落地创造了条件。”今年7月召开的舟山市委八届四次全会,总结凝练了实施“八八战略”20年来舟山十大具有引领性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舟山跨海大桥的建成开通位居首位。

  守护大桥,就是守护舟山发展的“生命线”。舟山跨海大桥通车十余年来,市大桥管理中心时刻绷紧安全弦,协调交通、交警、海事、消防等多部门,常态化开展培训、应急演练、联勤宣传等活动,不断创新联勤工作新格局。

  “我船在富翅门大桥南侧1海里海域,因机舱起火,失去动力,偏离航道,现在正向富翅门大桥方向漂移……”今年6月,一场桥梁船舶碰撞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演练在定岱高速富翅门大桥水域举行。演练模拟了载货轮船发生事故后碰撞桥墩,高质量完成了伤员海空转运以及桥梁结构应急检测等任务。

  2018年至2022年,经舟山跨海大桥进出本岛车辆超4674万辆次。新奥LNG、鱼山石化产能持续释放,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叠加,大桥运营安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面对巨大的通行压力,市大桥管理中心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顶住了重大节假日超常交通流、超强台风等恶劣气象以及疫情防控等特殊情况的严峻考验。

  “以创建‘平安大桥’为总目标,严控桥面和海域管理,高效应对事故、拥堵、超大流量等特殊状况,为舟山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市大桥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余年来,大桥陆域没有发生因工程质量、维修作业、安全设施缺失以及大桥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人员死亡安全责任事故,水域没有发生危及大桥结构安全的事件。

  砥砺前行 共筑连岛工程

  今年3月28日,由中国铁建港航局施工的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青龙门特大桥近梅山岛侧主墩施工正式开始,打响了青龙门特大桥全线主墩施工的“第一枪”。

  六横公路大桥是舟山工业重镇六横岛连接宁波的一座重要交通枢纽,曾一度因为资金、技术、战略定位等难题推进缓慢。近年来市大桥管理中心牢牢抓住有力政策条件,在各方努力下,六横公路大桥一期工程先行开工,二期工程紧随其后,干成了这件“多年想干没干成”的大事。

  着眼六横大桥建设,强力推进前期工作。该中心相继推动完成二期工程定测、详勘事先指导书和勘测设计工作大纲评审、海上及陆上钻探、技术设计阶段等工作。

  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推进情况获省领导批示肯定,六横大桥二期工程专班荣获2022年舟山实干争先先进工作集体,在马上就办比学展示会中进行典型案例分享。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大桥管理中心全力以赴做好甬舟高速公路复线一期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工作,多措并举按下建设“快进键”,超额完成项目投资计划。今年1-8月累计完成项目投资额7.7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8.69%,被评为2023年第四批“红旗”项目、五大会战较好项目。抢抓窗口期落实资金保障。7月31日,项目前期贷款签约仪式暨启动仪式在舟举行。本项目前期贷款额度为32亿元,其中落地舟山本地30亿元,占比高达93.75%,创下本地同类重大项目贷款额度落地比例之最,利率创下全省同类重大项目贷款利率最低值。把握节点落实土地资源。5月23日项目全线用地正式批复,比原计划提前4个月完成,基本完成土地和房屋补偿安置协议签约工作,开展房屋腾空工作,协调落实大临工程配套场地6处,为陆域段下半年开工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迭代升级 大桥用上“智能穿戴”

  心存侥幸的超载货车一驶上桥梁,智慧系统自动记录下车辆类型、载重量、车牌等关键信息,同时传给后方的桥梁管理中心和智慧城管……今年,普陀鲁家峙大桥上安装的一套称重系统和智能监控成为了治理超载货车的“利器”。

  “从上线运行开始,桥上超载车辆从日均10余辆缩减到现在几天出现一辆,实现了对鲁家峙大桥超载车辆治理的需求。”市大桥管理中心工程综合处项目负责人费浩淼认为,智慧大桥在管理方面的优势已然显现。

  在舟山,主跨跨度在100米以上及总长1000米以上的跨海桥梁有22座,除了列入省交通集团管理的高速公路大跨度桥梁外,还有12座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大跨度市政道路和普通公路桥梁。

  从去年开始,市大桥管理中心与市城管局着手搭建以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为核心,集桥梁全天候实时监测、电子化养护巡检、信息化应急联勤联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智慧管理平台,为桥梁“全寿命周期”提供“健康”医生。

  这是我市全域感知建设的组成部分,更是城市大脑的重要构成。

  如今,新城大桥、官山大桥等7座大桥率先接入我市桥梁智慧管理平台,共计完成安装传感器206台套。今年7月初完成为期3个月的试运行阶段后,平台开始进行试运行阶段总结和调试,计划在年底之前平台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自加压力、守正创新。市大桥管理中心以全市各类桥梁监管系统“全打通、全归集、全共享、全对接”为目标,谋划打造全市桥梁信息化监管数字系统,力争最大限度利用优势、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桥梁管理经验和人员技术优势,规范作业流程,发挥骨干作用,形成科技成果。

  桥联世界,向海开放。大桥人不断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省市决策部署要求,实干争先、攻坚克难,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全力抓好大桥管理与建设两篇文章,强力推进大桥管理水平能力提升,奋力争取大桥建设管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果。

  本版图片由舟山市大桥建设管理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