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叶旭磊:“神枪手”的成长之路
张译匀 李虞翔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8月31日 第 05 版 )

叶旭磊正在进行狙击瞄靶训练
□张译匀/文 李虞翔/摄
人物简介
叶旭磊:
1998年6月出生,浙江慈溪人,2019年随边防转制加入公安队伍,现为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处突防暴大队民警,三级警司,党龄3年,荣立三等功1次。
略显稚嫩憨厚的圆脸,让人怎么也不能和犀利敏锐的狙击手形象联系起来,但当叶旭磊对射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侃侃而谈时,你能感受到他身上沉稳专业的气场。他18岁当兵入伍,从橄榄绿到藏青蓝,从机动中队的海岛战士到特警支队的“神枪手”,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作风贯穿始终。
长跑,游泳,器械 属于巡特警的“铁人三项”
“我们的日常是训练和巡逻。训练一般是一周三次,挺累人的,夏天时候又热又晒,眼睛还会因为汗流进去而刺痛,冬天时候冷风飕飕的,练着练着总感觉手啊耳朵啊已经冻掉了。”“跑步、游泳、器械……这些体能训练我们也不能落下,虽然是狙击手,但体能是基础,必须得练上去。”
介绍日常时,他提起了属于巡特警的“铁人三项”,雷打不动的训练项目,5000米的长跑,大龙门架、杠铃、单杠等器械,1000米的游泳……“一开始会有人累趴下,坚持下来也就习惯了,不至于上气不接下气。”“我本来就是当兵的,还是训练班的副班长,所以这些训练难不倒我。”训练时的他时不时就给自己加练,惹得同事对他“既爱又恨”,咬着牙和他比,不知不觉中大家的体能都上升了一大截。“我们特警本来就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休息时候,叶旭磊也会跑上几圈,是爱好也是习惯。“训练的目的之一是随时能应对需要快速处置的情况,但是我更希望这些特殊情况不会发生,平安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除了这些日常训练,叶旭磊还需要进行破拆、搜排爆、山地救援、直升机索降等技能训练,还要学无人机、热成像等高科技设备操作。“我们什么都要学、都要练,风暴突击队,就得有‘十八般武艺’。”叶旭磊所在的风暴突击队是我市公安特警的一支精锐力量,他们飞檐走壁、一招制敌,闻警即动、快速响应……
目前,我市已连续十八年被评为“平安市”,这背后离不开特警这支队伍的默默守护,“走街串巷”的警灯闪烁,不分昼夜的巡逻排查,他们的付出织就了市民满满的安全感……
硬币,牙签,瓶盖
狙击手一击必中的好胜心
身为狙击手,除了日常训练,叶旭磊还要进行射击的专项训练:长时间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的意志力、专注力训练,移动时打靶的瞄准训练,几十米外的物体瞄准……
“前方100米有可乐瓶盖,开始射击!”一声枪响过后,瓶盖应声弹起,叶旭磊百发百中,完美结束了下午的射击训练。
50米开外竖着的牙签、100米开外的硬币,这些小物件,都可以成为叶旭磊的射击目标,对现在的他来说,这些是基本项目,是小菜一碟。
“不过刚开始时候我也不上手,经常脱靶。”2019年,刚入警队的叶旭磊是突击手,日常的射击训练项目是手枪和步枪,看着惨不忍睹的射击成绩,他又羞又恼。
不行怎么办?苦练呗!翻书查阅各个枪型和子弹的特性,模拟子弹的抛物线路径,感受风向风速的影响……他总是尽可能把训练的每一发都做到弹无虚发。
努力总有回报,两年后,他因为优异的射击成绩被选为狙击手。但他没有停下拼搏的脚步,去年,他参加了全省公安特警狙击比武竞赛活动,取得个人单项第二名的成绩,获得特警总队“穿杨射手”技能四星称号。“比赛前那段时间我一天要训练12个小时。”“技术其实已经娴熟了,但是要强化肌肉记忆,保证每个动作都快速精准。训练是枯燥的,但为了在保护群众时能果断迅速,一切都值得。”
巡逻,搜救,抓捕
上不封顶的微信步数
“巡逻、搜救也是工作的一部分。这时候我的微信步数就是2万步、3万步起步,上不封顶。”
为打造“最平安城市”,巡特警开展叠加式、全时空、立体化大巡防活动,同时把巡逻防控的触角向背街小巷、乡村屯点延伸,织密24小时巡逻“安全网”,实现巡防无死角、无盲区。今年3月,叶旭磊和队员在巡逻时发现了一名情绪失控的女子,路人怎么劝都平静不下来,他赶紧上前安抚,经过15分钟语重心长的劝慰后,女子终于和他们上了巡逻车,叶旭磊将她交给了属地派出所,并叮嘱同事仔细照顾。
“有时我们要协助办案单位展开搜救、抓捕等工作。这时候大多都是没日没夜搜寻,上山下海查找。”2020年,叶旭磊和同事协助定海公安分局抓捕一犯罪嫌疑人。其间,他穿插使用无人机、热成像等高科技设备进行地毯式搜索,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的位置在某处山崖附近。最后,他固定绳索,协助大队长下到崖底进行搜寻,成功侦破了案件。
今年以来,叶旭磊带队参加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派出所治安清查、重大活动安保巡逻等近40次,服务和救助群众40余人次。
“我们训练苦一点多一点,巡逻勤一点快一点,都是为了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穿着一身警服,就是一生的责任。所以不管是训练还是出任务,我都全力以赴。”叶旭磊挺着胸膛自豪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