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张志龙:笔耕不辍,书写警营故事
费红燕 宋俊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8月17日 第 05 版 )

张志龙正在撰写新闻稿件
□费红燕/文 宋俊/摄
人物简介
张志龙:
1984年7月出生,浙江东阳人,2007年参加工作,党龄15年,2019年边防部队转制加入公安队伍,现为岱山县公安局政治处宣传科科长。曾获个人三等功3次,2020年至2022年被评为《平安时报》优秀通讯员。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公安宣传工作耗时耗力、略显枯燥,但他因为热爱,沉浸其中,乐此不疲。他以匠心铸就不平凡,用镜头记录下海岛警察的日常,用手中的笔讲好“警察故事”,传递公安正能量。
幕后深耕 甘当“助攻人”
“有人说,宣传工作是为他人做嫁衣,镜头对准的永远是别人,但我始终觉得坚守幕后,能用镜头和文字记录战友的风采,于我就是一种幸福。”2020年4月,张志龙因宣传工作出色担任岱山县公安局政治处宣传科副科长。他深耕宣传一线,用前瞻性的视角在繁杂的公安工作中发现闪光点,以时代的要求来审视公安宣传工作,更新宣传理念。“全媒体宣传方式是当前重要的宣传途径,打造岱山海岛公安亮点、特色品牌至关重要。”面对挑战,他认真钻研新媒体传播方式,主动融入互联网和新媒体。为掌握第一手材料,提高公安宣传的时效性,熬夜挑灯伏案赶稿是他的工作常态。同时,他坚持利用空闲时间给自己“充电”,研究学习不同媒体刊登文章的写作风格,通过请教摄影老师、阅读摄影书籍苦练摄影技巧……
他撰写的稿件、照片,每年均有数十篇在国家级、省级媒体中发表。特别是在去年年初,他牵头通过实地调研、多方沟通,联合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制定警地媒融合宣传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展现岱山公安铁军风采,工作经验材料被省公安厅认可推广。
匠心独运 笔下有乾坤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张志龙深知典型的培树工作是公安宣传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他聚焦中心工作强化典型宣传效应,牵头搭建典型培养“梯次选拔平台、成长进步平台、关心关爱平台、宣传推介平台”等四平台,做好新常态下先进典型的培树工作,激发队伍正能量。他深入各个基层单位走访调研,建立健全培树方案,逐步形成分类列化、动态管理、阶梯培养的典型培树机制。
“要讲好警察故事,就必须深入一线挖掘倾听采写,还要用接地气、群众喜欢的形式讲出来。”这是他多年来总结的经验。讲好警察故事,要“平凡之中见精神”。三年间,他深入基层所队,不断挖掘典型事迹、材料,用点滴细节将先进典型的“故事”讲得更有血有肉。其间,宣传打造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罗家岙派出所;全国公安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省“最美警队”、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鱼山派出所等一系列重大典型先进集体。在罗家岙派出所、鱼山派出所两个先进典型培树上,他通过驻点、随访等形式,采写的《高效又便捷的“鱼山码” 护航全球超大型石化基地建设》《岱山这个海岛派出所荣获全国大奖 为啥这么“能”?》等报道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高层次媒体点赞关注。
敢闯敢试 勇做“拓荒牛”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宣传工作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张志龙尝过宣传的酸甜苦辣,经历过瓶颈迷茫,但他总是竭尽全力、倾注所有。
2022年7月,为不断扩大岱山县公安局“海上枫桥”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张志龙带领宣传科同事开始策划筹备“从橄榄绿到警服蓝 赤诚忠心守海岛”大型网络直播活动。面对新的领域、新的挑战,当时的他一筹莫展。但他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迅速进入状态,并开拓进取,主动作为,对历年相关材料进行反复研究、不断提炼总结罗家岙派出所特色亮点……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从直播稿件的撰写到场景的设置,事无巨细,经过了20多个日夜的拼搏。7月31日,一场聆听“三能扬旗、吹哨报到、事不出岛、夜不闭户”的动人故事,感受朝涛晚汐,警渔携手,转制不转志、换装不换心守岛情怀的大型网络直播活动如期举行。直播活动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全国100余家媒体和平台同步直播,观看人数1200余万人次,是全省公安机关首次大满贯直播,也将岱山公安“海上枫桥”品牌打得更响、传得更远。
“龙哥工作尽职尽责,是我们年轻民警学习的榜样!” 王琦吉说。“龙哥”是年轻同事对他的“昵称”,受他的激情鼓舞,团队同事也都充满了干劲。
初心不改、笃行不怠。张志龙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公安宣传工作的执着与坚守,用文字与图像记录着岱山公安的一个个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