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伦敦点映现场,一段中英情谊仍在延续——

跨越重洋,这份舟山礼物送抵伦敦

徐杰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8月17日 第 01 版 )

图片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徐杰

  一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簪,一幅PS而成的合照,还有一张写着生日祝福的贺卡……

  伦敦时间8月15日,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在英国电影电视学会(BFI)大厅专场点映,在现场观影的“里斯本丸”最后一名幸存者丹尼斯·莫利之女维尼,又一次收到了来自中国的礼物(见图)。

  这份礼物是送给莫利玄孙女露娜的。9月1日是露娜的三周岁生日。送出礼物的,则是舟山的吴似真一家。

  在市委党校工作的吴似真与莫利一家结缘于2017年。当年的10月2日,吴似真以志愿者的身份,与近百名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参与了在普陀区莲花岛举行的纪念活动。当时,时年98岁的“里斯本丸”幸存者丹尼斯·莫利从英国发来信函:“我想向舟山的渔民衷心说声感谢,是舟山渔民在关键时刻扭转了局面。”

  一段缘分就此开始。此后,两家的联系日益密切,尽管远隔重洋,但几乎每月都要联系一次。从日常的问候,到分享彼此的风俗习惯,再到重要节点交换礼物,两家人已经成为彼此的牵挂。

  2021年1月3日,“里斯本丸”沉船事件的最后一位幸存者莫利在英国去世。老人的离去,并未终止两家人的联系。当得知莫利的玄孙女露娜出生后,吴似真按照中国人的习俗送去了虎头鞋和虎头帽。露娜两周岁生日的时候,吴似真精心挑选了一套红彤彤的汉服。大洋彼岸的维尼太太对吴似真也非常关心,当得知吴似真怀孕的消息后,时常询问她的身体状况,还多次翻阅英汉词典,早早给孩子起好了名字:如果是男孩就叫方明亮,如果是女孩,就叫方明媚。吴似真的儿子方正出生后,小名就叫亮亮。

  “这次听说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要去伦敦举行点映活动,又恰好快到露娜的3周岁生日了,我就托人送去了生日礼物。”昨天,吴似真道出了每样礼物背后的深意,发簪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贺卡上写着生日祝福,还有就是吴似真自己PS的一张合照。“合照左边是穿着红色汉服的露娜,合照右边是同样穿着红色汉服的方正。你看我亲手选的汉服,露娜穿着大小刚刚好,真好看。”吴似真笑着向记者展示。

  从新闻报道中,得知维尼太太已收到礼物后,吴似真很是开心,看到维尼女士回赠的礼物,她更是被维尼太太的细心感动。“送给方正的是一套恐龙主题填色书,她一直记得方正的两大爱好,一是喜欢做饭,二是特别喜欢恐龙。”

  伦敦时间8月15日,《里斯本丸沉没》纪录片在伦敦点映,吴似真一直在刷手机关注相关新闻报道,因为她亦是一名参与者。“我当时是主动要求的,担任了纪录片的顾问。”吴似真说,为了生动再现那段难忘的历史,《里斯本丸沉没》纪录片的摄制组付出了很多,每当遇到需要核实的细节,她都承担起考证工作,联系相关部门,查阅历史资料。

  “我相信这部纪录片一定能够让中英两国人民更加深刻地了解那段可歌可泣、互帮互助的历史,也一定能够让中英两国人民更加珍爱和平与正义。”吴似真对此满怀信心,“莫利先生和东极渔民在这样做,维尼太太和我在这样做,露娜和方正也一定会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