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

月湖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8月10日 第 04 版 )

  月湖

  优化脱硫改装业务,呵护海洋生态;启动喷砂除锈替代公益改革,保卫蓝天净土;发展清洁能源,助力低碳环保。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积极采用创新技术,不遗余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改善了环境质量,还促进了文明创建活动风生水起(据《舟山日报》7月28日报道)。我市正在全面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在全社会文明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的同时,理应加快形成各行各业的绿色低碳生产方式,使两种方式在相互促进中融合深化。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百姓福祉,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底色和本色。最近几年,全球经济持续下行,但我市的“绿色修船”却订单不断,呈现逆势上扬的喜人景象,似乎说明绿色环保也是竞争力、生产力。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将文明创建植入生产流程,不断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这一做法值得广泛借鉴。

  文明创建理应由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两条腿走路”,彼此不可偏废。在今年首期《问政舟山》现场,有市民代表质问:我们家积极执行垃圾分类办法,但一年多下来,屡屡看见垃圾清运时,都被一股脑倒在一起……难道我们的垃圾分类工作仅止于撤桶并点这一步吗?毫无疑问,厨余垃圾的处理终端设施建设进展缓慢,生产方式落后于生活方式,难免会挫伤广大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见《舟山日报》6月29日报道)。

  从一家企业来说,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不仅事关环境友好,还直接关乎员工文明素养的形成,以及引才留才的成效。试想,习惯于在污染严重、环境脏乱的厂区环境下工作,员工怎能养成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生活习惯?而如此粗鄙的企业,又怎不令人望而生畏?一边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一边却是一些企业招工难,这一现象颇费思量。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深化文明创建的关键拼图。全社会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我市正在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理当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具有舟山识别度的成果和经验,这也应该是推动临港产业转型升级、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期盼类似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的“绿色企业”不断涌现,让海上花园城市在现代气息中始终保有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