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推进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发布
推动全市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投资建设养殖大围栏、桁架类大型养殖装备、大型养殖工船等,将分别给予600万至1000万元的资金补助
王涵真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8月04日 第 01 版 )
□记者 王涵真
本报讯 至2025年,力争全市水产养殖产量达到33.5万吨,比2022年增加约4万吨,其中大黄鱼产量突破6000吨,贻贝产量达到26万吨;大型养殖平台、大型围栏养殖等新模式取得较大突破……这是记者昨天从《舟山市推进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解读发布会上获悉的。
水产养殖业是我市重要产业,也是渔民转产转业的重要突破口。为破解陆地养殖空间萎缩、养殖模式较粗放、深远海养殖发展缓慢等产业发展难题,《方案》从养殖用海审批、水产种业工程、养殖模式创新、水产品品牌培育和科技与保险支撑5个方面着力,推动全市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方案》将于今年9月2日起施行。我市将重点建设“舟山渔业育种育苗科创中心”平台,发挥浙江海洋大学科技引领的牵头作用,联合各研究单位和育苗企业,重点攻克大黄鱼、贻贝等品种的开发与遗传选育,突破种业工程前沿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发掘与保护重要海洋生物种质,构建海洋生物新种质创制、养殖新品种改良等技术体系,培育高产、抗逆、品质优良的特色海水养殖新品种。
我市将推动水产养殖从近海沿岸向深远海扩展,努力探索深远海等大型设施养殖,高标准推进抗风浪HDPE深水网箱、超大型柔性网箱的建设,探索大围栏、升降式养殖网箱、桁架式大型养殖平台等深远海养殖项目。
“我市配套制定了《加快推进舟山市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其中明确了对在我市投资建设的养殖大围栏、桁架类大型养殖装备、大型养殖工船等分别给予600万至1000万元的资金补助。”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我市还将加大“舟山大黄鱼”“嵊泗贻贝”“舟山梭子蟹”等舟山养殖海鲜品牌创建与宣传力度。实施一批科技项目,成立养殖技术服务团队,创新和加强保险保障机制,从而稳步推进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为促进渔民增收、渔业增效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