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155”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日前发布
打造海洋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
重塑制造业政策体系,统筹推进空间腾换、招大做强、企业优强、品质提升、数字赋能、创新强工六大行动
刘浩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7月30日 第 01 版 )
□记者 刘浩
本报讯 到2027年,基本建成一个万亿级产业主导,多个百亿至千亿级特色产业并存的海洋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舟山市“155”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日前正式发布,为贯彻落实全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我市“155”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打造现代海洋制造业强市,勾画了发展蓝图、明确了发展路径。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先进制造业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中之重,我市找准了七大突破口:船舶和海工装备向高端化突破、绿色石化和新材料向万亿规模突破、“一条鱼”向全产业链方向突破、数字海洋向智能感知突破、新能源产业向装备制造突破、未来产业向重大项目谋划招引落地突破、制造业创新向技术成果产业化突破。
一方面寻求突破,另一方面要发挥集群效应。《方案》指出,到2025年,舟山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由石化和新材料1个核心产业引领,船舶、水产、海洋电子、清洁能源及装备等5个主导产业支撑,螺杆、汽配、石化装备、船舶配件、粮油加工5个特色产业构成的“155”制造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到2027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稳步提升,“155”产业集群规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7000亿元,基本建成一个万亿级产业主导,多个百亿至千亿级特色产业并存的海洋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
《方案》明确了六大行动。实施空间腾换行动,整治低效工业用地,建设高能级产业平台,围绕“155”产业集群总体规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中度等因素,分行业梯度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招大做强行动,谋划招引重大项目,实施千亿技术改造投资工程,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建设,营造最优营商环境;实施企业优强行动,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优势企业,深化“链长+链主+专精特新”协同,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实施品质提升行动,提高制造业质量水平,实施“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加快企业标准创新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加快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建设应用,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创新强工行动,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建设重大创新载体。
为确保有效推进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还提出相关工作举措。其中,将重塑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体系,集中财力支持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型、企业梯度培育、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等。另外还将进一步强化基金引导、优化金融服务,加强用地用能保障和人才支撑,开展集群竞赛,建立赛马机制,积极争创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和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