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新普陀 展现共富共美新图景

刘慧静 王哲莹 丁页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7月13日 第 04 版 )

  □驻普陀记者 刘慧静 通讯员 王哲莹

  悠悠沧海,奔腾不息。

  时间是标注前进步伐的刻度,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的背后,都蕴藏着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二十年来,从全景普陀到幸福普陀,再到建设现代化新普陀,在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中,普陀围绕“现代海洋产业新高地、现代品质海岛大花园、现代社会治理新样板”三大发展定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充分彰显“八八战略”所具有的思想伟力、指导意义。

  二十年,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弹指一挥间。站在新的启航节点,翻开普陀发展的历史画卷,是全体普陀人用心血和汗水写就,一笔一画,字字句句,皆令人心潮澎湃。

  依海而兴 建设现代海洋产业新高地

  从海岛渔村到渔都港城,从逐浪荒滩到富庶繁华,普陀前行的每一个脚步,都厚植着海洋湛蓝的底色。

  近年来,普陀锚定“现代海洋产业新高地”发展定位,以开放合作为桥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奋力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传统海洋产业,向绿色高端领域攀登——

  远洋渔业风生水起。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保持在70%左右,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远洋渔业产量占全国20%;

  修造船行业欣欣向荣。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修船基地,绿色修船标准体系在全国推广,绿色修船占比65%,3家修船企业跻身全球十大修船企业,外轮维修量占全国25%;

  海洋产品“中央厨房”及供应链项目落户普陀,将统一采购、统一加工和统一配送的“中央厨房”模式应用到水产品中,推动普陀水产精深加工提档升级。水产品精深加工率已达60%以上,并向海洋肽产业延伸。

  厚植发展优势,开放之帆已然扬起——

  以自贸区优势为依托,油气全产业链从无到有,中石化全球船供油业务中心落地,船用燃料油结算量占全国40%,港口货物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化学品船运力占全国沿海总量20%;

  普陀在全省首发“最多跑一次”负面清单,首推“窗口无否决权”,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大宗商品金融创新服务基地、国际健康旅游先行区建设高质量推进,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00亿元大关。

  依托海港优势,清洁能源产业初具雏形——

  六横岛上,两大百亿级LNG项目自去年年底取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后,正全面加速推进中;

  虾峙金钵盂岛上,年产70万吨精密不锈钢板带及配套精加工项目已开工,建成投产后释放产能将超100亿元;

  普陀还建成全省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海上光伏、渔光互补、氢燃料电池等低碳产业蓄势待发,入围全省首批低碳试点县。

  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前哨,普陀正以更大格局、更新思路、更高志向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向海图强、依海而兴,绘就海洋强区的蓝色画卷。

  处处皆景 描绘现代品质海岛大花园

  山水灵动,处处皆景。普陀是拥湾抱海、时尚活力的海岛城区。精建细管,塑形铸魂,海岛大花园的魅力新颜已然呈现。

  就在前不久,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2022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的通报》,普陀区获评优秀等次,并被授予“神农鼎·铜鼎”,这是目前全省乡村振兴领域的最高荣誉。

  成绩来之不易。近年来,普陀深入实施“千万工程”,围绕“现代品质海岛大花园”发展定位,精心统筹布局、描城绘海,普陀全域面貌更美、品质更精,海岛大花园风姿绰约。

  城市面貌增彩添靓——

  苗木花草掩映下,红色的骑行道随着海岸线蜿蜒延伸,“浙江最美绿道”滨海绿道普陀段,已成为人们文化休闲、旅游娱乐、生态游憩的好去处,更成为普陀展示海上花园城市美景的最佳窗口之一。

  东港新区获评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百里滨海大道临海界面焕然一新,茶湾、墩头片区产城融合形象初显,口袋公园成群众幸福乐园,沈家门夜排档重新开市,普陀宝龙天地开业,“一港两岸”城市品质不断升级。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旧城(棚户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码加力;基本完成沈家门地下管网综合改造,极大缓解困扰老城区多年的污水收集和积水易涝问题;普陀湾海底隧道建成通车,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90%,全市唯一入选浙江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区。

  城镇化率提升至70%以上,省级大花园典型示范成功命名;城西未来智创城启动建设,夯实“智慧引领、为美绽放、向海而生”的总基调;历经多年整治的蓝色海湾,展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岛丽”的渔港新画卷。

  “小岛你好”统筹推进——

  近年来,针对城市、农村、海岛不同区域,普陀统筹推进“幸福社区、美丽乡村、和美小岛”建设,以省市功能岛、“小岛你好”等战略行动为牵引,着力推动海岛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筑牢共同富裕的基本单元。

  去年,“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推进,普陀依托各岛优势资源,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吸引资金、人才回归,形成百项“任务表”和首批5个小岛55个“项目库”,形成普陀特色“8+2”重点行动,打造十大重点工程,不断加快首批5个示范岛的建设。

  点上精致、线上出彩、面上美丽。一个“城在海中、岛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美丽普陀就在眼前。

  共建共享 打造现代社会治理新样板

  走进普陀区社会治理中心,一楼办事大厅15个受理窗口一字排开,让群众享受“一个门受理、一站式解决、一条龙服务”。

  作为浙江省首个全科型社会治理中心,这里也是普陀积极推进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改革的一张金名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普陀不断发挥社会治理“普陀样板”的先发优势和首创优势,以“千条线”织就“一张网”,持续推动服务提档升级,以做实“现代社会治理新样板”为目标,着力打造具有普陀辨识度的社会治理改革成果。

  多元共治化解矛盾纠纷——

  普陀区社会治理中心根据进驻组织特点,在流程机制上优化整合,设立了2个综合受理窗口和13个专业窗口。对涉诉纠纷,首先引导案件诉前分流,能调则调,调解不成的通过诉讼化解,确保诉求件件有着落。针对海事渔事纠纷,该中心还组建了海事渔事矛盾纠纷专业团队,推动涉海纠纷快速有效化解。

  在原“一窗受理”工作基础上,普陀区社会治理中心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综合受理机制,将线上受理、电话受理两种方式纳入综合受理流程,畅通线上受理与线下办理、线下受理与线上办理的对接渠道。

  普陀还规范化推进镇、村两级中心建设全覆盖,构筑形成县域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新体系。截至目前,普陀区共打造窗口式接待、一站式服务的镇街级矛调中心10个、村社级矛调中心75个。

  数字化跑出矛调“加速度”——

  普陀集成浙江解纷码、移动微法院等软件模块,建设线上矛调中心,简化立案、调解、协议签订等流程,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普陀以金融纠纷为切入点,创新机制,实现金融纠纷“线上调”在辖区银行的全覆盖,对金融纠纷做到全流程线上办理。

  普陀还开发建设“海上矛盾纠纷化解一件事”应用场景,建设海上重大矛盾纠纷受理、指派、调处、服务、预警等线上平台,数字化跑出了矛盾调解“加速度”。

  创新“党建+网格”基层治理——

  普陀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双融合,推动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联村驻社团队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包抓网格开展走访,确保对环境卫生、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问题日清月结、动态清零。

  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党建联盟等融合共建模式推行,积极打造普陀区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吸纳培育社会组织,开展公益创投项目,广泛成立乡贤联谊会、乡贤理事会,努力在基层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氛围。

  今后,普陀将立足人文优势,紧盯短板需求,以数字化改革推动社会各领域体系重构、制度重塑、能力提升,创新社会治理、夯实平安基础、丰富城市内涵,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新成就

  二十载奋斗,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二十载发展,激情澎湃,铸就辉煌。

  二十年里,普陀已从一个小渔村,变身为宜居、宜商、宜业、宜游的现代新城。

  二十年里,普陀区生产总值已从2003年的56.9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09.67亿元,人均GDP从1.76万元左右增至13.21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34缩小至1.55,均衡度位列全省县(区)前十。

  二十年里,一批在全市、全省、全国叫得响的普陀模式、普陀经验,激发了活力潜能、增创了发展优势。

  从最初的谋划、纸上的蓝图,到生机盎然的厂房工地、欣欣向荣的产业园区,大项目如火如荼的背后,展示着普陀上下只争朝夕、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

  一批批有分量、有规模、有影响、有潜力的大项目建设进程加速、稳步推进:夏新未来社区建设,展现普陀城市有机更新;舟山万洋众创城项目打造小微园企业服务平台;半升洞重塑渔港小镇风情“新地标”……

  一张张民生愿景变成一幅幅幸福实景,一个个海岛人奔向共富的精彩故事,奏响了海岛振兴的“幸福曲”。

  “共富方舟”跨越万顷碧波,驶向普陀偏远海岛,专业医疗团队为岛上老人送去健康与幸福,截至今年6月底,已开展18次行动,覆盖15个海岛、3个街道,为2492人提供健康体检,义诊5001人次。截至去年年底,驻岛老年人健康体检率达到90.34%,同比提高22.32%,相关案例获全省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普渔乐”应用上线,针对性解决渔民生产生活及融资等问题,覆盖水产批发市场经营户600余家、渔船渔民1500户,实现线上交易额6亿元……

  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来到普陀,爱上普陀,守在普陀,城市的创新创业活力被不断激发,开放包容的普陀吸引了众多人才的目光。

  普陀湾众创码头已累计入驻来自全国25个省市的457个创业团队;展茅、东极等打造的“没有围墙的海岛创业园”,让海岛创业氛围更浓、环境更好;六横、蚂蚁、白沙乡创基地加快建设,持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普陀的海岛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主战场”,“幸福社区、美丽乡村、和美小岛”建设步步向前,奋力描绘了“一岛一品”、美美与共的新景。

  “禅修岛”葫芦岛、“红色研学岛”蚂蚁岛、“海上运动岛”白沙岛、“极地文化岛”庙子湖岛、“追光岛”东福山岛,“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加快推进,一幅“各美其美”的海岛共富新画卷正在缓缓展开……

  新目标

  今后,普陀将以踔厉奋发的精神状态、笃行不怠的奋斗姿态,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普陀实践,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新普陀。

  建设现代化新普陀,就要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建设现代化新普陀,就要坚定不移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以项目汇企业聚产业促发展,做到高水平改革与高水平开放相结合,扩大内需与优化结构相结合,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相结合,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化新普陀,就要协调海陆发展、建设现代化城乡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更加全面、可持续、高质量的现代化,突出强调要推进区域协调、美丽建设,加快绿色转型、生态保护。

  建设现代化新普陀,就要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与文化共同繁荣,城乡一体化协调统筹发展,城市有机更新和海岛乡村振兴同步推进,加快建设全域全景、绿色低碳、“城在园中,景在城里”的品质海岛大花园。

  建设现代化新普陀,就要坚守人民立场、建设现代化服务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必须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建设现代化新普陀,就要着力建成更加优质均衡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精神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本版图片由普陀区委宣传部提供

  绘画 丁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