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惠民共富带头人

——记省担当作为好支书、定海区盐仓街道叉页河村党委书记冯东海

朱丽媛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7月06日 第 02 版 )

  编者按:

  近日,省委表彰了一批党员干部优秀代表,我市有12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获得“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称号。他们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三个“一号工程”等主战场冲锋在前、克难攻坚;他们在服务保障民生、推进基层治理等工作中真抓实干;他们坚持勤廉作风,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今起,本报推出一组“担当作为好支书”人物报道,记述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勇毅前行,进一步提振“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气神,在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新征程上走前列、当先锋、作示范。

  □记者 朱丽媛

  “你地里还剩多少玉米?不用担心,都拿到‘共富工坊’来卖……”6月29日下午1时多,定海区盐仓街道叉页河村党委书记冯东海刚走进办公室,接到村民求助电话,又马不停蹄赶去现场查看情况。

  前不久,一段“土味”十足的村书记为本村代言的网络视频,让“主角”冯东海火出圈。这位看似粗犷的村书记,对待村民却事无巨细,勤勤恳恳做村民的贴心人,也将原先的贫困村打造成了“网红村”,带领村民奔共富。

  今年46岁的冯东海是土生土长的叉页河人。2007年,原本在城区开店的他响应号召,到村里任职。“刚来时,每月工资仅800多元。村里也没什么产业,几乎是一穷二白。”冯东海回忆,2014年他担任了村党委书记,接手时,村里总共只有5万元集体资金,集体经济年收入1万元都不到。

  接下来的几年里,冯东海带领村班子成员多方筹集资金,完成了多个民生实事项目,村庄面貌不断变美。但他知道,要想让村子富起来,光靠“输血”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自己的“造血”功能。

  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围绕“乡风美、景色美、产业美”三大主线,对村级集体用房进行整合,通过维修翻新,发展村级物业经济。

  明胜2路1号是村里小学的旧址,近期,原本破旧的校舍开始翻新。“这是村里其中一处物业房,改造后将出租做家宴中心,已有很多人来电话询问了。”冯东海告诉记者,他还打算采取“村域整合、集中使用、股份合作、利益共享”的方式,与周边村合作,谋划实施“飞地”抱团项目,通过多村联合发展物业经济,为村集体经济开拓新的增长点。

  再过一段时间,叉页河村百亩桃林的黄桃就可采摘上市。“叉页河的黄桃是我最自信的产品。去年总产量有15万斤,今年也不差。”冯东海介绍说,这片桃林原是村里的抛荒地,几年前通过流转,村里将这些土地“归拢”来,统一种植黄桃、西瓜等农产品。如今,村里的黄桃等特色农产品不愁卖,村民收入也逐年增加。

  近几年,在叉页河村落地的重点工程项目不少,冯东海又敏锐地抓住了新的发展机遇。

  依托东海百里文廊项目建设,叉页河村对中管庙古樟驿进行了升级改造。“这里本来是一个婚纱摄影基地,年租金仅1000元。现在引进了咖啡店,年租金涨到了10万元。”冯东海说,古樟驿改造后,已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点。

  冯东海还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了“快乐农+”集体项目、“滃山丰物”共富工坊,通过“滃山丰物”小程序平台将村里的特色农产品推广得更远。

  开设于古樟驿内的“滃山丰物”共富工坊,一个个摊位上摆放着各色各样的本地特色农产品,玉米、西瓜、茶叶、杨梅酒……与普通菜摊不同的是,这里采用了无人售卖形式,每样产品上都清楚标注了价格,上面挂着收付款二维码,游客只需选好喜欢的农产品,自行扫码付款,即可带走。

  为了帮助种植户尤其老年村民加快销售变现,冯东海还和村里的工作人员一起,上门收购瓜果蔬菜送至“共富工坊”售卖,并提供打包、运送等贴心服务。

  如今,叉页河优质农产品供不应求,这让冯东海倍感振奋。他表示,将继续推进对农户空置及抛荒土地的流转整合,开辟叉页河丰物采摘基地,还将美化水库湿地,开辟环虹桥水库观光骑行绿道,吸引更多游客。

  “今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65万元,明年有望突破百万元。”对于做好“共富”文章,冯东海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