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光耀新生活:一座海岛的闪亮记忆
曹银员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6月30日 第 06 版 )
□曹银员
而今,每当天空披上一袭黑色的纱衣,岱山岛城的一盏盏电灯就会倏然“点燃”起来,远远望去,犹如天女撒下的朵朵金花,又似满天繁星,璀璨生辉。此时此刻,岛民们有时围着茶几坐在沙发上轻松自由聊天;有时在液晶电视机前观看丰富多彩的节目;有时在灯火通明的新华书店、图书馆适意静坐看书;有时在文化公园或沿港老街美妙的灯光下悠闲散步……
我在岱山岛一个依山傍海的静谧小村里土生土长。悠悠岁月里,我经历过没电和有电两个时代的生活,深知无电的酸涩和有电的幸福。
在没有电的年代,村民们日出而作,日没而归,照明工具就是传统的油灯。我家里最初照明用的是“碗灯”,即:一只碗,倒入适量会燃的油料,用棉花搓条或棉线当灯芯,将灯芯搁在碗里边,一头浸入油中,一头高出碗上沿,灯芯吸油后,点着便是灯。油灯的火苗很小,像小不点的辣椒,随着风吹左右摇曳,跳动的火光冒着一缕轻烟,一种淡淡的气味在周围弥漫。宁静的夜晚,我总是早早地上床睡觉,母亲却常在微弱的灯光下忙针线活,纳鞋底,打毛线,缝补衣服。
渐渐地,玻璃灯、美孚灯(即煤油灯)在海岛乡村唱起了主角。煤油为主燃料,步步升级,增加抗风雨能力和光亮度。那时候海岛没有电,也没有电器。每每盛夏,酷暑难熬,家家户户只能使用蒲草扇子或棕叶扇子摇风纳凉。黑咕隆咚的夜晚,屋里实在太热,于是我在院子里用两条凳子搭一扇门板当床铺,躺在上面看看云朵、数数星星、拍拍蚊子。
记得有一次,我在南峰砖窑厂烧窑值上半夜班,天气又闷又热。半夜下班后我没回家,抓紧时间就便在窑厂一间“四穿凉棚洞眼多”的草屋里,地上放几爿草席卧睡。谁知,睡梦中感觉脖子上有一种凉丝丝的怪异活物爬动,蓦地本能反应,倏地用手闪抓闪甩,睁眼一看,喔唷,原来是一条60多厘米长的花斑蛇。我顿时惊慌失措,蛇乘机一溜烟似的逃走了。
那时候,生产活动基本靠人力,煮海晒盐、水田灌溉用的都是靠人力拉动摇柄的木质水车;运输物资都是用肩挑背驮和小板车拉的;种田靠耕牛和人力配合完成;水稻或麦子成熟后,通常使用稻桶(旧时一种农具)与人的力量配合,艰难地打下谷子…… 那时候,大米是老牛拉动石碾子碾出来的;年糕是孔武有力汉子“嗨哧、嗨哧” 舂成的;岛际交通是木帆船撑篷摇橹扶舵柄运输的,通信是用笔墨书写或两脚跑嘴巴喊的,文化娱乐是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当年村民们的夙愿。可喜的是,1973年3月,岱山电厂成立。同年同月,总装机容量840千瓦的磨心山坑道柴油机发电房建成投运,实现了岱山岛局部供电。此后,随着电力工程建设不断拓展,各个乡镇陆续通上了电。一时间,从城镇至乡村的山坡上、田野里,一段接一段伫立着称之为“电线杆”的树木柱子,凌空拉挂的电线联通千家万户,家里安装上了有胖胖肚子的白炽灯泡。电灯首亮的时刻,漆黑的屋子瞬间明亮起来。“来电啦!灯泡亮嘞!”此刻,我热泪盈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老宅四合院子里,几名小朋友像蓦然着了魔似的,一边兴高采烈地活蹦乱跳,一边情不自禁地呼喊:“共产党好!共产党万岁!!”这突如其来的别样明亮,照亮了家屋,亮堂了民心,灯光下全是一张张淳朴的笑脸,整个村子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不过,那时候用电是有限制的,一般到了晚上8时之后,“三乌类”(方言)就来了,意思是每到熄灯前的几分钟或半小时,当班的电力工人会通过连续三次开关电闸,提醒用户马上就要断电了。由于当初电力装机容量较小,线路设施较差,停电是经常的。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电力发展令人惊羡!岱山电力发展迅速:1976年,小蒲门起建第一座2×1500千瓦火力发电厂,至1979年实现顺利投产,结束了岱山岛一直无电力工业的历史。同年,高亭至东沙10千伏主线如期架通,东沙电厂并入岱山电网,装机容量4840千瓦。1984年,小蒲门电厂扩建2×3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1990年,2×1.2万千瓦发电厂建成并投入运行。2001年11月,110千伏舟山至岱山联网成功,从此结束了岱山孤立“火力”发电网的历史,为岱山经济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3年岱山全面启动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仅3年时间,全县共改造130多个行政村,受惠农户近4万户,全部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实现户户通电。2010年12月,220千伏蓬莱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岱山电网由此实现了从110千伏电压等级向220千伏电压等级的历史性跨越。2014年7月,拥有“世界首个无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之称的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使岱山进入交直流混联电网供电时代。2019年4月,岱山县配网自动化改造工程全面告捷,正式进入海岛智能配电网新时代……
有光且暖,万物美好!如今,海岛魅力四射的新农(渔)村,“处处银光闪,彩灯映笑脸”,昔日传统的农(渔)业生产工具基本嬗变;岛城渔港街坊,渔火潮声、华灯闪烁,一派车水马龙流光溢彩……灯光照明的海岛夜景让人陶醉不已。
历史氤氲那盏灯!毋庸置疑,灯火的变迁,足以见证在共产党领导下,国家电力发展而光耀百姓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