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两美嵊泗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
——嵊泗县推进“千万工程”纪实
胡园园 彭红坤 汤天宇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6月29日 第 03 版 )




本版图片有嵊泗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驻嵊泗记者 胡园园 通讯员 彭红坤 汤天宇
东海之上,涛声回响。
嵊山岛,我国最东边的住人岛。曾经是十万渔民下东海的汇集地,如今是海岛高端民宿聚落点。
步行漫游嵊山镇泗洲塘村共同富裕示范区,一幢幢色彩鲜艳、高低错落的民房傍山而建、面朝大海,宛若微型的“海上布达拉宫”。谁曾想到,如今的“高颜值”网红岛,曾经是垃圾乱堆、农房乱建、渔具乱放、虾壳乱倒的传统渔村。
从“脏乱差”向“绿富美”蝶变,正是嵊山岛紧紧抓住“千万工程”契机,将泗洲塘村挺进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第三批省未来乡村创建行列的真实写照,也是嵊泗县推进“千万工程”的一个缩影。
日前,从全省召开的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推进会上传来消息:嵊泗县首度获得2022年度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并获评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称号。喜讯传来,令人振奋不已。“今年恰逢‘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年。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嵊泗持之以恒推进海岛美丽乡村建设的肯定和褒奖。”嵊泗县委书记邬剑波说,这份荣誉同时也是使命与责任,嵊泗将以“两美嵊泗”建设新成效推进“千万工程”在海岛再深化再提升。
二十载精彩回眸,二十载逐梦前行。二十年来,嵊泗县紧跟中央、省市农村工作步伐,在致力“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的新实践中,与时俱进推动“千万工程”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拓展,促进了海岛乡村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有机融合,书写新时代海岛乡村振兴新篇章。
感恩奋进 >>>>>>>>
全域统筹建设美丽乡村
二十年来,嵊泗全县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千万工程”为牵引,以美丽嵊泗美好嵊泗现代化海岛县为目标,推动乡村产业延链强链、美丽海岛迭代升级,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路子奋勇前行。
2003年以来,嵊泗县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先手棋,开展了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环境美化为抓手的村庄整治,海岛乡村面貌有了明显改善。乡村除了要“塑形”,更要“找神”。2011年9月,嵊泗县开启美丽海岛建设大幕,编制出台以《嵊泗县美丽海岛建设实施纲要》为龙头,“美丽海岛”建设规划、列岛总体色彩规划、村庄布点及建设规划、中心村规划为基础的“1+4”规划体系,逐步构建了“生态秀美、人居优美、生活和美、人文淳美”的价值体系,在深化推进“千万工程”中,美丽海岛不断迭代突破、逐浪前行。每五年制定1个美丽海岛建设行动计划,每年出台若干美丽海岛建设政策文件,圆满承办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2021年12月,嵊泗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嵊泗美好嵊泗的决策部署,发出了新时代新征程续写海岛美丽新篇章的号令。
通过“一岛一韵、逐岛推进”的全域景区化和“一村一品、连线成片”的美丽渔村建设路径,建成了一批人居优美、开放共享的新景区,将美丽海岛串珠成链。2018年以来,嵊泗更是打破岛屿之间各自为营的模式,通过村庄环境整治、节点景观提升、休闲街区打造、美丽庭院创建、文化礼堂建设、慢系列环境营造等,将嵊泗本岛五龙乡田岙村、黄沙村、边礁村、会城村和黄龙乡峙岙村等5个渔村联合起来,成为远近闻名的“东海五渔村”,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相互叠加的功能效应不断显现,并成功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从各美其美迈向美美与共,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嵊泗形成了由美丽海岛、美丽微城、美丽乡村共同构成的全域美丽画卷。截止到目前,嵊泗县连续三年获评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考核优胜县,4次获评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考核优胜县,建成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18个,率先实现全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全覆盖。
勠力同心 >>>>>>>>>>>>>>>>>>>>>>>>>>>>
渔村形象实现精彩蝶变
干净的街道,整洁的村庄;走在沿海公路,随处可见的景观小品,富有设计感的“打卡点”……如今的黄龙岛,是众人眼中既有传统渔家风情又具时尚现代感的网红小岛。而曾经的黄龙岛却被称为“臭黄龙”,生活垃圾遍地、地面污水横流、海漂垃圾铺满渔港海面。
改变源于岛上每周四举行的环境卫生大扫除。多年来,黄龙乡推行环境治理干部包干机制,形成干部抓落实、群众成主力、社会共治理的良好局面,打好环境整治“持久战”,从全市“脏乱差”的“落后生”变为“洁净美”的“模范生”,这一环境整治模式还在全市得到推广。
二十年来,嵊泗县始终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美丽海岛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全力推进渔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庭院风景,健全管理体系。
自2011年以来,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示范县、美丽乡村风景线、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和美丽庭院创建,打造了一批标志性成果。2022年,嵊泗县被评为全国清洁村庄先进县。
从嵊泗李柱山客运码头乘车沿着由沥青铺就的G526一路驶向菜园城区,沿途是开阔的海景和整齐停靠的渔船。来到菜园入城口,一弯静谧的湿地公园让人眼前一亮,泗礁岛的精致感扑面而来。
渔农村的改变不只眼前看到的这一片。近年来,嵊泗县持续推进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中心农贸市场等一批基建设施投入使用,海水淡化扩容提升、泗礁本岛综合管线、电力线路综合整治等工程正在建设中,万众期盼的大陆引水工程正在加速推进中。
一座座配套交通的陆岛码头,一条条崭新的“四好农村路”,一艘艘舒适的客轮,让海岛群众的生活和出行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产村融合 >>>>>>>>>>>>>>>>>>>>>>>>>>>>
乡村产业焕发耀眼活力
推窗即海景,门口就是沙滩。2017年,返乡创业的五龙乡会城村村民张宇哲将自家旧农宅重建成民宿,当年度创收30万元。此后,他扩大经营规模,增加餐饮服务,又盘活周边两幢农房,雇用了多位村里的村民。既盘活了闲置农房,又带富了产业链。
近年来,嵊泗结合海岛实际,出台实施《嵊泗县渔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办法(试行)》,积极探索渔农村闲置农房盘活及利用有效途径,形成了“国资+集体+农户”“集体+”“社会资本+农户”“返乡青年创业+农户”等四种具有海岛特色的开发模式和发展路径,为海岛重新注入了生机。
从人口稀少、交通闭塞、基础设施简陋的“空心岛”,变身人人都向往的“爱情艺术岛”,花鸟岛通过创新改革突破,建立农房租赁平台,盘活闲置资源,飞升成为海岛旅游“天花板”;在黄龙岛,政府在南港村东咀头率先开展宅基地及农房有偿退出试点。如今的东咀头,正在大兴土木,大力发展民宿业。通过盘活渔农村闲置农房,嵊泗集体经济引擎被不断激活。
在旅游业大放异彩的同时,嵊泗县不忘助推传统产业发展,大力实施“渔农业”双强行动。
站上枸杞“海上牧场”观景平台,眺望碧波之上,浮球星星点点;隆隆马达声之中,养殖船穿梭其间。近年来,嵊泗县全面助推渔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贻贝全产业链智能化提质增效。于是,贻贝数字化养殖管理平台应运而生,实现了全县2.47万亩养殖桁地、745户养殖户、950艘养殖渔船的可视化监管。《嵊泗县数字赋能贻贝产业,打造智慧养殖云平台》入选2022年度全省数字经济系统理论制度优秀成果。
由于海岛耕地有限,种植业一直是嵊泗的发展瓶颈。近年来,嵊泗县投资130余万元,建设1座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农业示范基地。引进现代农业生产设施,开展节水灌溉、肥药双减、叶菜高效生产等农业生产技术和模式示范。累计引进叶菜、瓜菜及粮食品种40余个,为农民提供更多优良高效益的品种,更多的农民通过种植瓜菜走上致富之路。
共富先行 >>>>>>>>
海岛样板建设稳步前行
去年10月,嵊泗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动员大会召开,省里为嵊泗走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带来一系列支持举措。
今年以来,来自杭州的8家优质学校与嵊泗当地教育部门和各学段学校签订了“一对一”教育帮扶合作协议,将在管理机制、教师队伍、教学活动、学生发展、资源共享等多方面展开具体帮扶;在医疗上,5家省属医疗卫生单位,与嵊泗县人民政府签订组团式帮扶合作框架协议,将通过“一院帮一科”的帮带方式,推动嵊泗海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现质的提升……省市单位不断给予嵊泗政策扶持,让嵊泗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了质的提升,嵊泗发展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有了更强的底气和信心。
共富是所有人的共富,共富路上不能落下一位群众。数据显示,2003年到2022年,嵊泗县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462元,增长到44249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45:1。对于低收入农户,嵊泗县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机制,实现“户户有干部,月月有联系”。应用浙农帮扶系统,开展数字赋能帮扶,半劳力或弱劳力低收入农户得以就近就业。
奔向共富的未来乡村会是什么样?嵊泗通过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升级版来找寻答案。
2021年,嵊泗县发出了“让美丽海岛与未来乡村碰撞”的动员令,坚持规划先行、顶层设计,高水平梯次推进突出未来感、彰显海岛味,打造具有海岛辨识度的未来乡村。注重数字化建设,聚焦民生,探寻多元未来乡村场景,整合教育、养老、卫生、文化等资源,在未来乡村中系统集成公共服务。
至去年底,嵊泗县花鸟岛、五龙田岙村、黄沙村和枸杞奇观村先后入选省级未来乡村。目前,4个村全部上架浙里办“我的家园”和浙政钉数字社会综合应用治理端。嵊泗县获评2022年度全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未来社区、未来乡村)优秀县区。
深耕蓝海,牧海而歌。
站在浙江“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的新起点上,嵊泗县将感恩奋进、真抓实干、接续奋斗,以走好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为主抓手,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继续推进“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擘画“两美嵊泗”新画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未来的海岛和美乡村值得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