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味”普陀 越“夜”越美丽

刘慧静 翁青青 王哲莹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6月19日 第 04 版 )

诸葛晓明 摄

记者 张磊 摄

诸葛晓明 摄

  □驻普陀记者 刘慧静 翁青青 通讯员 王哲莹

  入夜的莲花洋畔,美妙动感的音乐声中,烧烤炉里的炭火噼里啪啦,一串串滋滋冒油的肉串飘散着香味,吸引一大帮市民和游客前来大快朵颐……

  6月16日晚,位于普陀东港的海洲烟火烧烤街正式开街,成为普陀又一“越夜越美丽”的打卡点。

  夜经济是市民生活日益丰富的缩影,也是激活消费市场的强力引擎。数据显示,我国有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

  去年,普陀区成功上榜“首批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城市”名单,自2020年被纳入省级夜间经济建设试点城市以来,普陀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不断挖掘夜间经济载体,提升夜间经济集聚,优化夜间经济结构,塑造夜间经济品牌,已初步建立“1+X”的现代夜间经济体系。

  市井长巷,聚起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普陀的烟火味、人文味、文化味已慢慢融入城市发展的基因。今后,这团“人间烟火”将燃得更加有序有力、绵延不绝!

  丰富业态

  构建全景式文旅消费新场景

  绵延680米的烧烤街上,54家摊位依次排开,在淅沥的小雨中,市民和游客们的兴致丝毫未减。

  “老板,羊肉串再来20串!”在1号新疆西域烧烤摊位,摊主迪力穆拉提一边询问客人需要什么菜品,一边给手里的烧烤撒着调料,浓郁的香味令人垂涎。而在“新约克烧烤”摊位,老板娘楼艳正忙着招呼客人,一头热汗。

  “这条烧烤街盘活原本的闲置资产,又凸显沿海城市的特色和亮点。”普陀文旅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逐步推广形成品牌效应,打造具有普陀特色的“深夜食堂”,丰富文旅业态,激发普陀夜间经济活力。

  如海洲烟火烧烤街这样的“夜食”特色餐饮业态在普陀已日渐繁荣。近年来,普陀举办各类美食节、小吃节、啤酒节及餐饮嘉年华活动,重点推动沈家门夜排档改造提升,规范发展海莲路海鲜排档,东极夜排档街等,还率先推行“码上识店”智慧监管,综合打造放心舒心的夜食体验。

  除了“夜食”,普陀还构建了夜演、夜游、夜健、夜学、夜展和夜购等八大夜间经济业态,构建全景式文旅消费新场景。

  去年7月,位于展茅的“路下·挽风市集”热闹开张,大批游客伴着夏日凉爽的晚风光顾集市。截至目前,路下市集已经举办了10期,每场市集都有不同的主题,摊位数量已经达到100多个,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感,也带动了乡村夜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和活力。

  “夜游”主题观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依托滨海沿线街景基础亮化工程以及周边岛屿亮灯工程,着力打造东港-沈家门-鲁家峙巡航夜游线路,让游客们在游玩之余还能感受渔港两岸独有的夜景风光;“夜宿”品质休闲活动引导本岛星级酒店引入智慧化改造,提升本岛夜宿体验,并大力培育精品民宿,推动海岛夜宿差异化发展;“夜购”时尚消费活动丰富,推动购物中心、大型商场延长营业时间,鼓励开展夜间推广、打折让利活动,促进夜间消费,带动夜间旅游发展……

  “下一步,还将加强统筹、主动谋划,盘活闲置资源,做好规划布局,加快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进一步点亮普陀‘夜经济’。”普陀区商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因地制宜 打造“一岛一品”特色夜间经济

  当前,“1+X”的现代夜间经济体系已在普陀基本形成。“1”即东港-沈家门区域滨海沿线夜间经济地标型商文旅消费功能区;“X”是指建设鲁家峙、东极、白沙岛、蚂蚁岛、桃花岛等多个特色海岛夜间功能区,成为游客夜间消费的打卡地。

  近年来,普陀因地制宜,以“夜普陀”为核心,其他海岛乡镇为辅,打造适合海岛发展的“一岛一品”特色夜间经济。

  6月10日晚上,又见普陀·小岛音乐会首场演出在白沙岛举行,众多市民游客慕名前来,感受星辰大海下的音乐盛典。而随着夏夜到来,白沙岛灯光璀璨,由荧光海滩、趣味礁岸、乐玩海岸等景观组合而成的灯光秀点亮小岛夜空,多维度的场景化环境,让游客在夜间获得沉浸式旅游体验。

  去年7月,一场“虾意生活节”点燃了虾峙镇河泥漕的夏日之夜,融合音乐、运动、露营、旅游及地方特色等多种文化和元素于一身。趣味十足的渔夫市集、紧张激烈的沙滩排球赛、浪漫无比的露天电影……这场文化盛宴,成为了虾峙岛综合娱乐消费的品牌盛事。

  在桃花岛的散花湖上,射雕英雄城新建成水幕全息投影夜游项目,为游客带来超凡的视听盛宴,而在公前集镇区、塔湾集镇区,品种繁多的百货区、香气扑鼻的美食区以及孩子们嬉闹玩耍的娱乐区将逐步形成,各种夜游项目将吸引更多居民与游客品尝美食、夜游海岛。

  展茅街道打造美丽海岛田园综合体项目,开展夜游经济,打造田园灯光秀和“夜宵”、浪漫梦幻北极光、体验朦胧梦境光影、“时光隧道”、“萤火繁星”、“北极光”等55个主题灯。

  休闲旅游东极、海钓游玩白沙岛、红色旅游蚂蚁岛、金庸笔下桃花岛等,普陀不间断推出不同主体、不同主题的夜间经济活动,让夜普陀在不同海岛都能“闪”起来。

  “普陀是海岛县区,‘一岛一品’的定位让各个岛屿迸发出独有的乐趣和魅力,让更多游客流连于海岛之夜。”普陀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活动纷呈 发放消费券助力夜经济升温

  5月29日晚,2023全民艺术普及成果展在东港莲花洋广场举行。古典舞《人间烟火》、朗诵《美丽中国》等精彩的文艺节目轮番上场,赢得阵阵掌声。

  近期,每到夜幕降临,东港莲花洋广场、沈家门海鲜夜排档中心广场等地热闹非凡,“又见普陀”系列文化季活动持续开展,音乐会、广场舞、非遗展示等文化活动接连举办,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刺激了周边区域的夜间消费。

  “又见普陀”系列文化活动将延续至10月,将持续围绕4个板块,开展400余场活动,推动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也让居民的夜生活“亮起来”,让城市更有生机活力。

  近年来,普陀因时而动,通过组织丰富的活动并发放消费券激发消费活力,让普陀夜经济更上一层楼。海稻音乐节、舟山群岛帆船跳岛拉力赛、文艺星火赋美演出、“追光”线上活动、520潮生夜市开街,还有即将举行的端午纳凉节、暇义文化节、十里渔港音乐会、全民体育节荧光夜跑等,形成商文旅体消费新场景,有效提升夜间经济消费活力。

  配合丰富多彩的活动,普陀开展电影文化消费季、文旅消费季等活动,通过发放低价观影券、夜间消费抵用券、购车补贴等形式进一步刺激夜间消费,探索实行文化权益保障卡,通过政府补助、权益优化释放居民文化消费力。

  在促进消费扩容和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2022年普陀区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限上批发和零售业增长26.7%。

  提升夜间经济活动品质,促进夜间消费增长。普陀还积极参与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创建和百家夜间经济优秀店铺培育活动,围绕更好地满足市民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拓展消费空间、丰富业态种类、激发消费活力、打造特色消费热点,探索夜经济发展新模式与新路径,升腾“烟火气”,点亮“夜经济”,为普陀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普陀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