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涵盖中西大街、东管庙弄、东大街、留方路4个历史文化街区,占地约0.6平方公里
“微改造精提升”加快定海古城微更新
文房四宝园含有奎光阁、钟书楼、文笔峰等建筑,今年底可完成80%工程量
吴建波 王叶群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6月19日 第 02 版 )
□驻定海记者 吴建波
通讯员 王叶群
本报讯 近日,记者在定海区环城东路砚池段看到,定海古城微更新工程的“文房四宝”园正在加紧施工中。工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文房四宝园先行段木材原料已进场,文笔峰已完成基础等结构和先行段屋面结构,预计到今年底,文房四宝园项目可完成总工程量的80%。未来,新建的奎光阁、钟书楼、文笔峰将与砚池等文物一起,延续古城文脉,提升城市品质。
据了解,定海古城微更新施工范围涵盖中西大街、东管庙弄、东大街、留方路4个历史文化街区,占地约0.6平方公里。现已启动的是微更新一期项目,其中的文房四宝园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8781平方米,被列入定海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
“我们采用微更新理念,审慎推进小地块、渐进式有机更新。”定海古城保护与活化利用现场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定海古城微更新工程自2021年12月正式启动以来,定海区已先后编制完成了历史文化街区申报材料,相关区块规划调整,还专门邀请了历史文化及古城保护方面的资深专家成立咨询委员会。其中,就奎光阁建设方案的形制、层高,定海还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定海区对古城微更新范围内的房屋建筑进行了全面梳理,因地制宜地“拆除一批”“改造一批”“修缮一批”。目前,已基本完成古城微改造一期区块相关房屋的政策处理工作,共涉及住户293户,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
更换了地板、房门等的昌国街道翁山社区吴家大院,依然流露着百年老宅的气息。西大街42号、46号大楼外立面完成了改造,王顺成故居、董浩云故居等建筑也完成了再修缮。随着“微改造、精提升”行动的推进,定海古城正在变得越来越有历史风味。
“我们坚持绿色低碳建造方式,秉持‘修旧如旧’理念,在尊重文物原样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和开发,尽可能地保持古建筑‘原汁原味’,充分保护和延续以文保点、历史建筑为主要载体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定海古城保护与活化利用现场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推进房屋拆迁和维修整改的同时,对部分老材料进行了回收利用,如在砚池区块拆除过程中大量回收利用青砖,深入挖掘和展示文物价值。
记者了解到,定海在古城微更新推进过程中将注重特色民俗、传统工艺等业态布局,计划在相关区块引入一批“老字号”店铺。同时也将引入创意餐饮、特色零售、文创空间、公共展览等多元业态,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打卡,逐步打造充满历史魅力与时代活力的特色文化街区、文化地标和城市文化名片。